一弱视孩子以前做过治疗视力提高到1.0,后来家长就不让孩子戴眼镜了。经过复查矫正视力回退到0.5,真是可气又可悲。为这个孩子着急难过,为这个家长可悲,治疗弱视一定要遵从医嘱,哪能随便摘镜,现在等于前功尽弃。这则新闻提醒着许多家长应该遵从医生的指示,治疗弱视的目的不是摘掉眼镜,而是提高戴眼镜的矫正视力,家长可千万别盲目给孩子摘镜!
哪些弱视患者可以摘掉眼镜?
导致儿童弱视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是高度远视和散光,有些孩子弱视经过治疗后远视度数或者散光度数较低,裸眼就拥有清晰地看近看远视力,并无视疲劳和眼位异常的状况就可以摘掉眼镜。
然而一些高度散光的孩子即使弱视好转后,不戴眼镜依然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尽管有的孩子视力暂时基本正常,但很多是通过眯眼等调节达到的,因此不建议摘掉眼镜,否则很容易因为视疲劳引发近视度数加深。
还有一些儿童的弱视是由于双眼的屈光参差和斜视等原因引起的,戴眼镜对于矫正眼位、促进双眼视觉功能发育至关重要,是不能摘掉眼镜的。
因此,弱视暂时好转后,孩子的眼镜能不能摘掉,要根据孩子的屈光状态和弱视的原因所决定,家长应该听从医嘱,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弱视治了后孩子的眼睛就正常了,而是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让孩子的眼睛在视觉发育阶段得到好的矫正,获得完善的双眼视功能。
3岁前治疗弱视最为关键
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成人的一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6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一直延续到6~8岁左右。如果在这个时期眼睛视力出现障碍不能矫正,就会形成弱视。所以,专家指出,诊治弱视的重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弱视的孩子一般无特殊症状,难以发现症状,但是,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病征的。所以,每个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有无以下情况出现:有无斜视;在阳光下是否一眼眯缝怕光;看书看电视时,是否歪头、偏脸;看东西是否很近。专家指出,以上这些都是弱视形成的危险因素,如果家长发现了上面这些异常,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