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庭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家长接到过学校发来的体检通知单,通知单上面清晰地写着:“您的孩子XXX,经检查患有弱视,请尽早进行治疗。”看完之后着实吓到了大人,怎么不知不觉地孩子就弱视了?
日常门诊中,有许多家长带着自己3—4岁的孩子来看病,因为视力不好,就“先入为主”地以为孩子近视了,检查之后才发现孩子其实是弱视。原来,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疾病。
“近视眼”多发于学龄期和青少年,由于眼内的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痉挛、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球角膜弧度变大,或者眼轴前后直径变长,引起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一种常见眼病。
孩子验光配戴眼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正常。而“弱视眼”多见于学龄前的儿童,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迟缓、紊乱的疾病,常伴有斜视、双眼屈光度数不等、高度近视、高度远视、严重的散光等。孩子配戴眼镜后,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水平(低于0.8),且看远、看近的视力都不好。两种眼病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学龄前体检:一般的儿童,尤其在幼儿园长大的儿童,3岁时经过仔细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普查。家长也可自购一张5米或者2.5米的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让孩子站在5米或2.5米远处进行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完全遮盖住一只眼进行检查(注意:一些孩子某只眼睛视力不好,会偷偷地将另外一只好眼露出一点“偷看”),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到医院检查好不晚于4岁。
二、尽早发现异常苗头:弱视的儿童除了视力低下以外,往往还有其他异常表现,比如:斜视、视物歪头、视物眯眼、站得很近看电视、贴得很近看书等现象。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内、外斜视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一半以上的斜视儿童合并患有弱视,而且大部分“斜视性弱视”容易形成重度弱视,从而很难治愈。除斜视以外,上述其他异常用眼习惯也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搁孩子眼睛的视功能发育。
三、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阅读视力表的幼儿,可作单眼遮盖试验,大致了解双眼视力发育情况:例如:有意遮盖右眼,让孩子左眼视物,若遮盖后孩子很安静,则这只左眼基本正常。而反过来遮盖左眼,用右眼看物体时,孩子出现哭闹不安或不停抓扯遮盖物(激惹现象),那就提示这只右眼视力很差。反复多次之后,如果孩子的反应一致,应尽早到医院眼科确诊和采取必要的治疗。
希玛医生在此强调:弱视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医院的紧密配合,主要的还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本人。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看远时视物不清,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配戴眼镜矫正不受年龄限制,18岁之后还可以通过激光手术进行矫正。
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配戴眼镜还不能矫正,并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如果发现不及时,错过八岁之前的好治疗时机,将来成年后可能无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功能。无法胜任驾驶、测绘、医疗等需要双眼平衡视力的精细性工作,严重影响个人前途。
温馨提示: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孩子的眼部发育要从小抓起,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还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做眼部检查,注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常现象,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以免将来长大后影响工作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