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除了先天遗传之外,很大一部分人近视都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导致近视,不良的读写姿势,长时间的用眼习惯,加班熬夜,通宵达旦等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导致近视度数加深的罪魁祸首。在什么样的年龄容易患上近视眼呢?我们按照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来讲述一下。
遗传因素:如果先天遗传父母基因的近视,儿童出现近视的时间比较早,幼儿时期大约7岁以前就可能是近视眼了,发生近视的年龄越早,成年后形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加上后天不良的用眼习惯可能会继续发展,形成超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仅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还会引起眼球一系列病理改变,严重影响成年后生活,工作质量。
环境因素: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近视眼一般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少年时期。有统计证明,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屈光不正主要由远视眼、散光眼、先天性近视眼所引起,四年级以后单纯性近视眼比例增加,高中学生中屈光不正主要由近视眼引起。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眼初发年龄大多在10-15岁,半数以上集中于12-15岁,也就是青春期。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使近视发病年龄有提早的趋势。单纯性近视眼在20岁左右趋于稳定。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近年来,每年为深圳市二十多万中小学生中进行视力健康体检,经过分析检查数据,我们发现6-8岁的近视发病率平均为25%;9-10岁的近视发病率平均为36%;11-12岁的近视发病率则达到54%,13-15岁也就是初中生,近视发病率则达到69%。
这个近视发病率的统计数据也验证了,从4年级开始,儿童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逐年攀升,5、6年级随着生长发育的开始,近视发病率急剧上升。直到初中阶段,发展到70%的左右高峰。到了高中、大学阶段只有缓慢、小幅度的增加了。这批孩子成年后相当于10个人中会有8个是近视眼。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近视眼?
1、小儿要注意用眼距离和时间
眼科专家称,学龄儿童应注意用眼距离和姿势,一拳一尺和一寸是每次开始看书写字前需要注意做到的。一拳指的是腹部和桌边要相隔一个拳头的距离,预防趴着写字。一尺可以屈起前臂,手肘搁在桌面,手掌捏成一个拳头放在下巴位置,这样可以使身体坐直。握笔时可以在笔尖和指尖之间横着放入两根手指,并且大拇指不要压在食指上。看书写字时应持续30分钟,休息10分钟,使用护眼台灯时注意不要放在写字手的一侧,以防挡住光线。
2、电子产品的泛滥使用
电子产品本身不会导致近视的发生,但是少年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的使用移动电子产品会导致睫状肌得不到休息而患上近视。因此眼科医生建议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而且尽量避免手机平板等近距离使用的电子产品。
医生提醒:希玛眼科医院希望广大家长能重视小孩子10-1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视力发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科学的防控近视,将其扼杀在萌芽中。一旦孩子发生真性近视,建议到专业眼科医院医学验光配镜。如有其它多关于近视方面的问题可直接在线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心中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