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希小玛的朋友,对「糖尿上眼」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它通常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等。但事实上,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究竟是如损害眼睛健康的呢?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液内过多的血糖和氧化物会对眼睛各个部位产生不良影响,长期高血糖会对全身微小血管带来损害,尤其是视网膜上的毛细血管。导致血管渗漏、阻塞,进而引发视网膜组织缺氧、缺血,最终可能造成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不仅会损害患者视力,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导致精神抑郁,影响心理健康。
2、糖尿病性屈光不正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视力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好的经历,这通常是一种假象,背后往往隐藏着血糖的剧烈波动。糖尿病性屈光改变与血糖浓度的变化有较大关系,一般发生在糖尿病急性初期或复发期,绝不能忽视。
当血糖浓度增高,可出现-2D~-3D的近视,通常是突然发生的近视,恢复较慢,一般约半月或数周消失。
当血糖过低时,患者出现远视眼,表现为正视眼或原有远视眼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看近时感到原有的老视眼镜度数不够,需把阅读距离推远;原有近视眼者感觉看远反而比以前清楚。血糖平稳后视力可恢复。
3、糖尿病引起干眼
血糖过高会影响泪腺组织,令分泌泪液的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干眼症。此外,角膜神经也会受损,减弱患者的感觉,令角膜容易损伤。血糖上升也会延长伤口愈合的时间,使患者更容易受感染。
4、糖尿病引起白内障
糖尿病之所以会引发白内障,是因为体内的一些代谢发生异常,造成了眼内晶状体的代谢也发生异常。临床上,糖尿病性白内障分为老年患者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前者见于老年患者,而后者是指患有糖尿病的年轻白内障患者。
5、如何预防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最核心的基石:严格控制血糖。这是所有预防措施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环。长期稳定的血糖水平可以显著延缓或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监测血糖、遵循医嘱用药、均衡饮食都是需要恪守的。
其次,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远离认知误区:视力正常就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错误的。
其实在病变早期,视力可能完全不受影响,但问题已经在悄悄发生了。等到视力明显下降再去看,往往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定期筛查很重要,有助于及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时治疗。对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至少每1~2年筛查1次。首次眼底筛查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也要定期筛查。如果已经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需要加大频次,具体筛查频率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