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或是盯着浅色的墙面时,偶尔会在视野里捕捉到一些飘动的小东西。它们形状各异,像显微镜下的细菌又像蚊子,随着你的眼睛转动而飘动。其实,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飞蚊症。
眼前飞“蚊子”,可能是玻璃体老了
要知道“蚊子”的由来,我们先要认识玻璃体,因为它是“蚊子”产生的根源。玻璃体是一种像果冻一样的物质,无色透明,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填充着我们的眼球,具有折射光线和固定、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玻璃体也会衰老,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液化。大家可以想象当果冻失了水,肉质就会越来越浓缩,然后变干,颜色当然也不再透明,出现一些混浊物质。
这些条状或点状的混浊物质,漂浮在玻璃体腔内,它们的阴影投到视网膜上,随着眼球的活动会不断移动,看起来就变成了眼前飞舞的“小蚊子”。
老化不能避免,但“蚊子”不是必然出现
玻璃体液化会引起飞蚊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高度近视的人会液化得早,也快。大部分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玻璃体混浊,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飞蚊症。
这是因为,只有当混浊物质正好漂在视轴上的时候,人眼才会看到“飞蚊”。当混浊物质移动到视轴以外时,“飞蚊症”就不治而愈了,这就是“无害蚊子”。
但并非所有“蚊子”都是无害的,有些疾病也会导致眼前出现飞蚊,比如由玻璃体后脱离引发的视网膜裂孔。
当眼内玻璃体液化到一定程度,整个玻璃体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向内瘪进去。这时,玻璃体这个皮球的皮也变得很脆弱,甚至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会顺着裂孔流出去,流到玻璃体和视网膜之间,生生将它俩分开,形成了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后脱离会牵拉视网膜及损伤血管,可能引发一系列眼底疾病。一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不少患者会突然看见环形或曲线的黑影在眼前移动,犹如蚊子在眼前飞来飞去。
怎么区分“无害蚊子”和“坏蚊子”
一看数量
当“飞蚊”的数量较少,自己可以数清时,往往为生理性的“无害蚊子”。数量多,难以计数时,往往为病理性的“坏蚊子”。
二看变化
“飞蚊”的数量长时间稳定不变时,往往为生理性的“无害蚊子”。一旦发现数量突然增加,同时伴有眼前闪光感时,有可能是出现了视网膜裂孔。
如果想确定到底是“无害蚊子”还是“坏蚊子”,当然还是需到医院做检查。虽然单纯的飞蚊症一般是无需处理的,但是因为飞蚊症有可能是由眼底出血、炎症、玻璃体变性引起的,所以,一旦发现有“飞蚊”增多的情况,尽量及时到医院进行一次详细的眼底检查,观察周边的视网膜是否健康,是否有潜在的裂孔或其他眼底病变。
视网膜裂孔早期一般是可以通过眼底激光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延误病情,很可能就是演变为视网膜脱离,进而需要通过其他复杂的手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