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6日讯(记者何亚南)没症状,会伪装,多数无法治愈,对任何年龄段无差别攻击……葡萄膜因富含毛细血管网,成为全身易发炎部位之一,而由其引发的葡萄膜炎堪称眼病中的“硬骨头”。想啃下它,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像是在跑一场马拉松。深圳希玛眼科眼免疫葡萄膜炎专科副主任医师林妙丽,对此深有体会。
林妙丽已“专职”当了十余年“陪跑员”。在她的门诊,每位患者的病例都是一道谜题,唯有持续深耕专业、积累临床经验、开展多学科学习,才能捕捉葡萄膜炎的蛛丝马迹,为患者破解难题。
林妙丽给小患者送上糖果。
眼部预警不可忽:关联全身病,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就诊
及早发现是保障葡萄膜炎治疗效果、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关键。小阳(化名)今年虽然才3岁,但已经是林妙丽门诊的老患者了。他因患有JIA综合征(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在风湿科医生建议下排查葡萄膜炎,林妙丽凭借丰富经验及时发现其眼内炎症情况,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如今小阳病情稳定,视力发育未受影响。
与小阳的幸运相比,15岁晓敏(化名)的经历则令人惋惜。小学时她因视力下降被诊断为白内障,实则是葡萄膜炎引发的并发症,葡萄膜炎未得到及时发现。临床中,JIA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与葡萄膜炎高度相关,这类患者需定期检查眼部。此外,若出现突发眼痛、眼睛充血、畏光、视物不清等其中几种症状,应立即前往眼科就诊。
科学诊疗是关键:先控炎症再治并发症,一步错则影响深远
晓敏的治疗经历,也凸显了科学诊疗的重要性。晓敏的主治医生在未进一步检查的情况下,便为她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不仅未改善视力,还加重了炎症反应。直到转诊至林妙丽处,通过详细问诊和全面眼部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针对性方案,炎症才逐渐受控,但晓敏视力的改善已十分有限。
林妙丽强调,葡萄膜炎治疗不能“见招拆招”,需“抽丝剥茧”,只有先找出病因,明确诊断,在炎症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诊疗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对治疗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林妙丽也感觉责任重大,葡萄膜的检出,炎症的及时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影响,都对医生的专业与经验提出着更高的要求。
长期管理是根本:定期复查+心态调整,学会与疾病“共处”
令人惋惜的是,因异地就医等原因,晓敏后续未坚持定期复查,近期就诊时已出现虹膜粘连、青光眼等并发症,右眼仅剩微弱视力。临床中,不少患者病情稳定后便停止复查,炎症复发时未能及时控制,最终严重影响视力。
同时,部分患者患病后陷入焦虑、沮丧,也会影响治疗效果。林妙丽表示,治疗葡萄膜炎是长期战役,医生不仅要诊疗疾病,还要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知识,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学会与疾病和谐共处。她呼吁,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要提高对葡萄膜炎的警惕,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确诊后严格遵医嘱治疗、复查,切勿自行停药或中断治疗。